×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公告 > 新闻资讯

听课研讨凝共识,优化教学启新篇——通识教育中心开展通识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研讨会(图)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/04/17


本网讯(通识教育中心张向荣)414日,通识教育中心在求真楼117会议室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本科生通识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研讨会,旨在持续提升通识选修课程教学质量,深化教学改革。会议由通识教育中心主任王永昌主持,校级教学督导李四元、铁柏清、彭再如,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史晓雷,教育管理办全体工作人员及部分专任教师参会。会议围绕2025年春季学期第1-8周通识选修课程教学检查情况展开深度研讨,系统总结教学成效,剖析现存问题,并谋划未来建设方向。

    聚焦督查数据,剖析教学现状研讨会上,参会教师就本学期第1-8周开设的通识选修课听课督查情况进行研讨。春季学期共开设校内通识选修课 88 门,在线网络课程 200 门。本次检查主要覆盖第 1-8 周开设的通识选修课 48门,覆盖率达 54.5%,抽查在线网络课程 40 门。教学检查涵盖科技与社会、经济与管理、历史与文化、语言与写作、艺术与审美、生命与健康全部课程类别。主要从师德师风、教学态度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效果等五个方面开展课堂教学检查。检查组采取深入一线课堂听课为主、调取教学监控为辅的方式进行检查,记录课堂教学的亮点与问题。

督查结果显示,多数教师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,教学基本功过硬,积极融入学科前沿知识,保证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时效性,拓宽了学生视野。部分教师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湖湘地域文化开展课程教学,增强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;充分利用校本资源、相关视频和案例辅助教学,增强了学生接受、消化、转化知识的能力。还有部分教师通过创新教学设计,如引入新颖的案例、组织有趣的实践活动等,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热情,课堂气氛活跃。同时,在教学督查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共性问题,如部分课程存在课堂内容过于理论化,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、教学方法单一、师生互动不足、课件设计欠规范、课程内容重点、难点不突出等现象。

凝聚改革共识,明确提升路径针对督查反馈意见,与会督导、领导和教师展开热烈讨论并形成改进共识:优化课程内容,要求教师减少理论灌输,增加案例分析等环节,推动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需求深度对接;创新教学方法,加强师生互动,建立全过程学习管理与激励机制,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。进一步规范教学内容设计,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

  锚定发展方向,系统谋划建设王永昌主任在总结发言中强调,通识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抓手,一是要构建“监控—评价—反馈—改进”教学质量闭环管理体系,对连续两次教学评价评分靠后、教学质量较低的课程启动整改或淘汰机制,形成“自觉、自省、自律、自查、自纠”的质量文化二是要树立以“学生中心、产出导向、持续改进”的教育理念,精心培育一批通识核心课程,打造一批通识金课引进一批优质校外通识课程,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整体课程质量提升。

此次研讨会以问题为导向,以数据为支撑,以改革为路径,为通识选修课程高质量发展理清思路。通识教育中心将持续推进教学改革,课堂教学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阵地,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、知识传递的主平台、能力培养的主引擎,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,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,打造有高度、有深度、有温度的高质量通识教育课堂,切实发挥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、先导性作用,为全面提升本科生综合素质提供坚实保障。


关闭 打印